8月26日,斯坦福大学最新一项研究表明,当前AI正在削弱美国年轻人的就业前景,入门级职位数量急剧下降了13%通盈配资,尤其是自动化用途明显的职业。一些可以通过ChatGPT等工具轻松完成的工作岗位对年轻人的需求正快速减少,比如截至今年7月份,22-25岁软件开发人员就业人数较2022年底的峰值大减近20%。
目前美国科技行业就业占比已跌破疫情前长期趋势,这一走势很大程度上与AI自动化有关。今年以来,20-30岁技术从业者的失业率已上升近3个百分点,增幅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其他行业(+0.5个百分点)以及技术行业整体水平(+1个百分点)。这也证实生成式AI正冲击科技领域应届毕业生的求职。
在最受AI就业影响代表性行业,云计算服务商、网页搜索以及计算机系统设计,在经历多年稳定增长后,这三个行业的就业增长在ChatGPT发布后不久,同时陷入停滞。
现阶段AI对工作岗位的替代集中于少数科技行业,还有一些诸如影视音乐、专业技术服务、证券公司以及教育领域,尚未成为整体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推手。但随着AI普及范围扩大,这些趋势也在进一步蔓延。
若按当前企业采纳AI的速度,以及AI替代风险最高的20%职业被取代,未来5年全球大约有6%-7%的工作岗位被替代;而若AI的企业采纳率提前至2029年达到峰值,或替代范围扩大至风险最高的前40%职业,则失业率峰值可能升至0.7-1.8个百分点,就业冲击也可能提前5年到来。
AI可通过两条路径推高失业率:1)短期的摩擦性失业,被AI替代的工人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找到新工作,从而在短期内推高摩擦性失业;2)长期的结构性失业,随着AI技术突飞猛进和企业采用率快速上升,以至于在多数生产环节不再需要人类投入,便会引发结构性失业。
而另一方面,传统理论认为技术变革可以直接催生全新职业、实现就业结构升级,还可以通过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,从两方面带来间接就业:1)降价刺激消费,实现企业生产扩张,增加就业机会;2)企业利润增加,更多资金用于再生产和投资,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。
比如熊彼特“创造性破坏”通盈配资,其更强调破坏之后的“创造性”,并将之看作是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张的根本动力。而失业和旧产业的衰败是经济升级和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,从长期看创造性远远大于破坏性。
鼎冠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